推薦分數

( 1 分最差,10 分最好 )

5
顆星
(( 中等,可去可不去 ))

東梅蓬寺建築風格與附近的變身塔類似,建於10世紀中,比變身塔早個 15 ~ 20 年。始於耶輸跋曼一世,完成于拉堅陀羅跋曼二世(Rajendravarman II),是為新都城耶輸陀羅補羅所建的水庫,因為這個廟是在水庫建好50後年才修建的寺廟,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也兼具紀念祖先的功用。

過去,東梅蓬可是方圓八公里寬的水庫,東梅蓬寺則是這個水庫中間一座小島上的寺廟,而我們現在最下面入口處的階梯是一個碼頭,有點難以想像吧!現在水庫已經完全乾涸,開嘟嘟車就能直接奔到以前的碼頭啦。

東梅蓬寺(East Mebon)

為何開國頭等大事是建水庫呢?因為柬埔寨氣候一年四季的氣溫基本都在攝氏 28 度以上,4 月下旬到 11 月為雨季,12 到 4月上旬為旱季。雨季的時候,每天傍晚基本都會下雨,接連半年都是如此,所有河流都會暴漲 3 倍以上,田野基本上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旱季的時候就是天天高溫,幾乎不下會下雨,所以在鄉間經常可以看到柬埔寨的牛瘦得連骨頭都凸出來了。

這跟柬埔寨的地勢也有關係,柬埔寨三分之二都是平原,沒有水庫收聚雨水,下雨就可以“聽海”,這一點也不誇張,今年 5 月份時在金邊連下兩個半小時的雨,金邊市中心的馬路就真的可以到處聽到波浪的聲音。治水對柬埔寨非常重要,現在也是如此。所以東梅蓬對面還有一個更大的水庫,叫西梅蓬,也有一座類似的寺廟,只是由於路不好走很少人去。

東梅蓬位於變身塔北方約一公里處,同樣屬於外圈的行程,建議遊玩時間為30分鐘左右,這座寺廟主要的特色在於:

四角的大象石雕

東梅蓬是個正方形寺廟,裡外共三層,有五座石塔,佈局跟骰子上的五點一樣,分別代表了神話中須彌山的五座山峰。每層分東南西北四個入口,每個入口的左右兩邊各坐有石獅一隻,第一、二層的四角各置石象。

同真象大小的大象石雕是東梅蓬的標誌,形象源自於古印度神話中四隻神像分立四方將宇宙撐起來。如此巨大的石雕居然是由一整塊的石頭雕成,而且將大象圓潤飽滿的身軀,彎曲柔美的象鼻以及脖子掛鈴鐺的細小繩索都表現得惟妙惟肖。

第二層的大象比第一層的稍小一些。這些可愛的大象成為遊客們拍照的熱點,但是請勿攀爬觸摸哦,畢竟這些大象已經有一千多歲了,尊重一下它老人家吧。

東梅蓬寺 East Mebon

洞洞密佈的高塔

走到第三層你就會發塔身洞洞密佈,不要以為這裡以前是鑲滿水晶或者是經歷過一場激烈的槍戰,其實這些洞洞之前是塞滿 “麻” 這樣的纖維,然後再敷上灰泥,進行更精細的雕刻。因為灰泥不易附著在牆上,所以才需要鑽這麼多洞塞上纖維以加強附著力。可惜經過一千多年的侵蝕,很多牆面的灰泥已經剝落,精細的雕刻已不見,剩下的只有輪廓或者磚面直接外露。

但是細心的遊客能發現這些青灰色的塔門皆保存不錯,這是因為塔的門楣以及兩邊的柱子都是用上好的石料,在下面起著支持作用,而且是一整塊的石頭雕琢而成。像門楣上的石雕基本都還清晰可見,比如騎在三頭像上的天空之神因陀羅神、坐騎孔雀上的戰神鳩摩羅、騎公牛南提的濕婆以及乳海中卷起的浪花。

在東梅蓬你會發現他們的建築用料是十分考究的,像底基都是用海邊的蜂窩岩,這些岩石堅硬質佳,質地差的部份已經被風化分解蝕去,所以這些充滿洞洞的大石頭是放在底部的最佳選擇。

東梅蓬寺(East Mebon)

而且他們在一千多年以前也知道層層疊起來的石塊間的縫隙是不能相互重合的,上下層磚塊的縫隙必須避開才能保持長久的穩定。

東梅蓬寺 East Mebon

精巧的建築結構

更巧妙的是第二層的四周你還能發現八道砂岩的排水槽,只要一有積水便可直接排入水庫。

東梅蓬寺 East Mebon

在東梅蓬還可以經常看到當地畫家在邊作畫邊賣,或者民間的手工藝品者在做皮雕,邊敲邊叫賣。如果講講價後,覺得價格還算合理可以買一件回去作紀念哦,順便可以幫助當地的藝術家及手工藝者將這些當地的技藝傳承下去。

東梅蓬寺(East Mebon)

東梅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