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數

( 1 分最差,10 分最好 )

7.6
顆星
(( 不錯,有機會要去 ! ))

芳寺又稱巴蓬廟或巴本寺,位於巴揚寺的西北方,在鬥象台旁,空中宮殿的南方,屬於小圈的行程,他的位置比較特殊,很多第一次來吳哥的觀光客會不小心漏掉他。建議來之前查看一下該古蹟的地圖位置,以免找不到。巴芳寺建立於 11 世紀初,比大吳哥城還要早。

一塊一塊重建

由於巴芳寺年代久遠,崩毀嚴重,在法國殖民時期,維修團隊即動手想辦法去復原他原來的樣貌。維修團隊將一塊塊石頭取下,並加以編號建檔,每塊石頭上都標示出對印文件上的號碼,然後把石塊一塊塊放置於附近的地面上做整理。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原本打算整理完畢後再一塊塊拼回去,不料於 1975 年時紅色高棉奪權執政,所有修復工作瞬間停止。在紅色高棉短短三年的時間,這些原來的復原文件卻消失不見,原來的工作人員由於很多是知識份子,被抓去屠殺。所以最後巴芳寺變成組不回去的石頭堆。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直到 1994 年,才重新開始啟動修復工作,但由於當初拆解時的資料已經不全,所以修復工作格外有難度。現在若仔細看巴芳寺建築上的石塊,可以發現這些重組的痕跡。

被銅片包覆、大吳哥城內最高的建築

在真臘風土紀中,周達觀曾這樣描述:”金塔之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鬱然。其下亦有石屋數十間。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在描述中的第一個金塔指的是巴揚寺,銅塔指的就是巴芳寺,而巴芳寺的北邊,則是國王的宮殿,宮殿中有另一座金塔,這座金塔指的是每晚國王要與蛇神交媾的空中宮殿。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巴芳寺是大吳哥城內能攀登上的最高建築,也印證了周達觀當時的描述。然而銅片目前已不復見,只能透過想像來還原當時壯觀的景象。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這是爬到巴芳寺上方,由上往下看的景象,可以看到前方有一條長長的引道,引道口旁邊就是鬥象台,觀光客要參觀巴芳寺必須由該引道口近來。很多人沒注意就會忽略了這座值得一看的銅塔。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這是 Google Map 的空照圖,幫助大家了解巴芳寺與其他周邊古蹟的位置。這幾個古蹟因為距離近,所以都會徒步瀏覽,從巴揚寺開始 → 巴芳寺 → 鬥像台 (同時遙望對面的12生肖塔) → 空中宮殿  → 顛王台

推薦特色
架高的石柱引道

這座石柱引道是巴芳寺的特點之一,這座長達 200 公尺且架高的引道,在吳哥古蹟中可算獨家賣點。引道下方的石柱上雕有蓮花。由引道入口處下方往巴芳寺方向遙望,可看見這一列列原型石柱建構出視覺上的層次感,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由引道下方往巴芳寺看的畫面,看起來很美,但走起來很累。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上圖是由巴芳寺往入口去遙望的景象,可看到一排排的石柱架高了引道,而兩側是水池。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經過引道後繼續往巴芳寺前進,會先經過一座塔門,以塔門為中心點,四個象限的方向原先都有水池,共四座,目前僅剩照片左手方這一座最完整。另外,旅客在引道上可看見兩旁有一堆的石塊擺放在地面上,這些石塊就是當時法國人在紅色高棉前為了修復所拆下的石塊,但後來因為政治動盪,就暫停了修復工作,而原先留下的資料也因戰亂遺失,而這些無法歸位的石塊只好靜靜地躺在兩側。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目前引道中央的塔門已經殘破不堪,僅剩下石柱與石窗還留著。
塔頂平台的石窗與石柱

巴芳寺最上方的平台有許多殘留下來的石窗與石柱,建議各位旅客若到了巴芳寺不要只停留在下方,也要到上方平台看看。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目前要往巴芳寺頂層,必須從後方的木作階梯上去,爬的時候請小心,因為還滿高的。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爬上平台後,會看到中心點還有一座更高的塔,但由於安全的考量,該塔已封閉不讓遊客上去。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巴芳寺的特色之二就是石柱與石窗,上圖是石柱,原先這裡屬於平台上的廊道,但廊道的屋頂垮了後,就留下一根根孤獨的石柱,聳立在地基上。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屋頂塌掉了,留下一個個獨自站立的石窗。石窗外的方向就是引道,由於這邊比較高,由石窗後方拍過去,可拍到一片藍天,再配上孤單的背影,這樣還算滿有文青氣質的吧,哈哈。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這是由石窗往下看的風景,正前方就是進來時的引道。通常巴芳寺的旅客比較少,所以在這裡可以坐在石窗邊,靜靜地不受打擾發呆片刻。

巴芳寺/巴蓬廟 Baphuon

而前方的塔頂是蓮花的造型喔。

心得小結

巴芳寺,一座曾經以銅包覆的建築,靜靜地坐落在皇城旁,曾經廊道上的窗,於今,僅剩片片對於藍天的思念。

巴芳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