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分数

( 1 分最差,10 分最好 )

6.5
颗星
(( 不错,有机会要去 ! ))

据一些考古学者推测,这座寺庙最早可能是阇耶跋摩二世 (吴哥王朝开国帝王) 建造的,用以纪念他的宗教教师,但后来经过阇耶跋摩七世重新修建。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在吴哥古蹟群中有点小众,很多旅行团会把它直接略过,因此这里明显要安静得多,但是寺庙的面积可不小,里外共四层,最外面的南、北面围墙长700米,东、西面围墙宽500米。布局呈长方形,坐西朝东,外墙基本已全部坍塌,寺庙里面很多地方也坍塌得只剩石柱。
斑黛喀蒂寺位于大圈行程,靠近塔普隆寺,建议游览时间:30分钟。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根据寺庙的遗留下来的雕刻可以知道,这本来是座印度教的寺庙,阇耶跋摩七世(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时期将其修建为佛教寺院,因陀罗跋摩二世时期又将其规模进行扩大。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皇室游泳后休息的地方

整个寺庙略显玲珑精致,传说是国王和皇后泳后小憩的地方,寺庙的东门正好面对着皇家浴池,那里还有至今还有一个看台,听说是皇室举行沐浴仪式的平台。在游寺庙前可以先跑去对面的看台上瞧瞧哦,因为斑黛喀蒂寺的东门刚好是游玩的入口。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阇耶跋摩七世的建物风格

斑黛喀蒂寺的建筑风格有点像巴扬寺及圣剑寺,在塔门的入口有类似吴哥城门的四面佛陀雕像,垂目微笑,门口的左右两边凹陷的转角处各有一只巨型金翅鸟浮雕,双手抓住那迦的尾巴,双脚踏在那迦身上,跟圣剑寺有点类似。

经过一小段红土路,前面即可看到一座砂岩平台,上面又叠加一个十字形平台,周围设有那迦栏杆。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这样的建筑在圣剑寺跟塔普伦也有,因为这三个庙的修建时间差不多。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接着进入塔内即可看到看到一尊后来搬过来的佛像,佛像后面装有一个轮子,象征光明与轮回。

美丽的跳舞大厅

直接往前,在您的右手边是藏经阁,前面的平台就是跳舞大厅,这里是寺庙最美的地方,曾经奢华精巧的的藏经阁、跳舞大厅,由于建筑结构与材质不佳的问题,屋顶与装饰全然不见,只剩巨大的石块叠起来的石柱。如一颗曾经繁花满枝的树经历过冬天的凋零,只剩下枯瘦的躯干。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有谁能想像出她当年的华美呢?一根根侵蚀到外露朱砂,夹杂着浅绿色苔藓与白斑的石柱如一场美丽的烟火后遗留下的烟花纸桶,有谁抱着同样的惊叹来欣赏她余下的美?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石柱上仍然有还能看到舞动的仙女,嫣然微笑,西侧的入口的达拉帕拉门神跟蒂娃妲女神,庄重典雅。

其实这个跳舞大厅并不是真正是用来跳舞的,只是因为这块区域布满舞姿妙曼的仙女浮雕,因此得名。实际上这块地方很有可能是僧侣们冥想静修的小空间。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接下来踏入的是整个寺庙的中心建筑,分里外两层,外面的一层很多也坍塌得只剩下石柱。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这边的墙面处处布满藻饰繁复的浮雕,蒂娃妲女神搭配不同颜色的砂岩与细密的装饰,墙面蜿蜒转转,窗间门柱将阳光引进,每到一处都有雕刻师精心密布的雕刻,从上到下,直到柱脚,而且层层深入,每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有些雕刻图案不断地重复,形状跟大小几乎一样,像是盖章一样,连看的人都眼花了,更何况亲手雕刻的人,这需要花费多少的精力去完成?!尽管有时这些浮雕甚至只是一个门框或是一个墙角的装饰。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整个靠近西门的中心建筑塔内几乎没有什么佛像,只剩一个优尼台,上面的林迦已经不见了,可能是被上面掉下来的石块砸毁了。这边的屋顶的建筑造型有点像巴扬寺,只是没有雕上微笑,顶上堆叠成莲花的形状,一般的石塔都是从上面开始毁坏,所以只要屋顶上有石块掉下,屋内的石雕就难免受损。

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

绝赞拍照点

朝西门走出中心建筑,在左手有一颗参天古树,是一般游客拍照的据点。

再往前就可以看到跟东门进来时一样雕有微笑的城门,那就是寺庙的西门了,沿着北方的马路直走,就是塔普伦寺了。

斑黛喀蒂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