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吴哥旅游,你一定会发现,在所有寺庙中的石柱上、石壁上都有女性的神像或是仙女出现。这些女神 / 仙女是从印度教而来。仙女叫做 Apsara,而女神则称为 Devata。
在功能上,Apsara 用于制造 Happy 的气氛,并使用舞蹈在庆典的场所取悦诸神。而 Devata 则有着镇守与保护寺庙的功能。Devata 姿势相对端庄、严肃并有神龛围绕。
Apsara 与 Devata 判断方式
当你第一次来到吴哥窟,你会听到当地导游说,这些仙女叫做 Apsara。但回头上网查资料时,却发现更多人声称那应该叫 Devata。
简单的判断方式如下:
Apsara (飞天仙女)
Devata (蒂娃妲女神)
在多数其他的寺庙中,要区分 Apsara 或 Devata 并不难,通常透过上面列出的特征,一眼就能看出来。只要姿势典雅、有神龛且有守护意味的女神像,通常都是 Devata。而 Apsara 则为一群脚部勾起的跳舞仙女,通常会出现在舞者大厅的墙面上。
不过,吴哥窟 (小吴哥) 却打破了这些规矩。
特别的高棉仙女
在吴哥窟里面的仙女,有时单独一个人,有时成群结队,有时看起来在跳舞,有时却严肃安详。若透过上面的特征来判断,感觉不像 Apsara,但也不同于 Devata。他们有着凡人的装扮、少了些严肃的氛围,反而像是留着各式的发型与穿着不同装扮的贵族仕女参加庆典、舞会的感觉。这是在其他寺庙所看不到的画面。
下面归纳出几个在仕女间,较具特色的姿态。
牵手
数量不太多,看到时让人会心一笑。搂腰
数量中等,算是普遍的互动动作。勾手
不常见,很俏皮,数量比较少。搭肩
在互动动作里,搭肩最为常见,整体数量最多。依偎
这种姿势极少,很有特殊性,甚至成为书籍的封面。Party
参加庆典开 Party 的感觉且夹杂了上述各种姿势,牵手,搭肩,搂腰都有。神秘的女孩们是谁?
这些以真人面貌所雕刻的仙女或女神们,为什么会这么大量地充斥在吴哥窟当中,她们在生前与吴哥窟是否有关?
在真腊风土记中,关于吴哥窟 (小吴哥) 的叙述也只有短短几行。里面说到这里是鲁般墓。根据寺庙的坐向朝西看来 (唯一朝西的寺庙),的确是有陵寝的机会。
倘若吴哥窟是陵寝,这些浮雕的存在是否跟国王有关系? 是嫔妃吗? 还是只是参与祭典时的贵族?
不管怎样,目前都没有资料能证明这些人的身份。
心得小结
至今,一部分人认为她们是 Apsara,而另一些人则坚持那是 Devata。
虽然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 Mr. Angkor 想说:
比起女神或仙女,她们其实更接近凡人。就像本历历在目的人物写真,记录了当时的服装、发式与相貌,留给后人一窥古代高棉女性真实风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