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文文獻記載,真臘存在時間約為 6 世紀末期至 9 世紀初期,大致為中國的南北朝至宋朝這段時間,據學者推測,真臘初期的國都位於寮國南方的占巴塞

占巴塞山腳下的 Wat Phu

圖:占巴塞除了可能是真臘初期的首都,也是後來吳哥王朝時期重要的城市之一,目前占巴塞山腳下的 Wat Phu 是後期的吳哥王朝所興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真臘早期疆域

真臘這個稱呼,是中國從隋朝以來稱呼柬埔寨的名稱,一直到明朝萬曆後才正式改稱柬埔寨,像是元朝周達觀所著之真臘風土記,明朝鄭和的航海圖,雖然當時已進入吳哥王朝,但中國依舊以「真臘」來稱呼柬埔寨。真臘的疆域北至現今寮國南方,國都初期為現在寮國的占巴塞(Champasak)。

真臘早期可能的疆域

圖:真臘早期可能的疆域範圍(與扶南的交界可能在扁擔山脈)

早期與扶南的關係

一些學者認為,真臘初期屬於扶南的附庸國,類似古代中國與越南的關係。真臘其後開始往南部擴張版圖,併吞了原先南方扶南的領土。由於沒有可靠的文獻紀錄,至今對於真臘的歷史還是不甚詳細。

社會與經濟

隋書曾提到真臘:「人形小而色黑,婦人亦有白者。」,說明大部分的人都比較矮也比較黑,但婦女亦有比較白的,這部分比較接近目前寮國的狀況。

另外,「飲食多蘇酪、沙糖、秔粟、米餅。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擩而食。」,在過去糖類屬於奢侈品,在過去的中國或歐洲只有貴族才得以常享用。不過位居熱帶的真臘取得糖比較容易(棕梠糖、蔗糖等),文中提到日常飲食除了有奶制品、糖、米食、甚至有肉,說明當時真臘的日子過得滿不錯的

併吞扶南的故事

在早期,真臘國只是扶南國的嘍囉(屬國),三不五時都要向主子扶南國進貢。由於真臘在扶南的北方,沒有出海口,對外貿易要透過南方扶南國與東方的占婆國,雖然農產品豐富,但若無法直接透過貿易換取他國的物資,也僅能維持自給自足的農耕部落。而南方的扶南除了有富饒的湄公河平原,還有喔㕭(Óc Eo,位於現今越南的安江省)作為港口進行貿易。(註:考古發現早在扶南時期已經有錢幣作為對外交易的媒介)。所以自然真臘相對於扶南,應該是貧窮了一些。

至於真臘是如何併吞扶南的,根據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該書所寫,故事可能如下:

真臘的某個王子(Bhavavarman)雖然不一定高也不一定帥,但他老子家有錢,是個標準的富二代。有一天,這個富二代愛上了北方的公主,並娶她為妻。不久後岳父去世,他幸運地繼承了岳父的家產,成為了真臘的國王。既然成了國王,自然沒辦法接受被老家鄉親當成嘍囉(屬國)數落。有一天機會來了,扶南國王掛了,雖然他不是該國家的法定繼承人,但愛江山也愛美人的他,立刻出兵當個叛骨仔,趁機征服了扶南,同時也將真臘的地位翻轉,搖身一變反而成為扶南的宗主國。而當初的真臘公主,也搖身一變成為大真臘帝國的王后,從此改寫家族的命運。這故事告訴我們,女兒有教好,嫁出去是會帶財的

統一後的真臘圖

而與南方扶南合併之後,真臘遷都於三波坡雷古(Sambor Prei Kuk),這個遺址是當今柬埔寨三大世界遺產之一(吳哥古蹟群柏威夏、三波坡雷古)。然而真臘始終沒有將原先扶南的疆域完全納入自己的版圖,原因可能是這些領土當初只是隸屬於扶南的屬國,並非由扶南直接控制,所以當合併後,國力無法控制馬來半島以北與泰國以南等地的屬國,失去了管轄權。同時,被打敗的扶南王子,趁著國內外動亂,帶領一群鄉親跑到了南洋。根據 George Cœdès(曾任法國遠東學院院長)的推測,這群扶南遺民跑到了爪哇島,成立了夏連特拉王國(Sailendra),而夏連特拉王國正是建立著名婆羅佛屠(Borobudur )的爪哇國家。不過關於這點,有一些學者並不認同,但這又是另一個奇妙的故事,稍後還會提到。

三波坡雷古(Sambor Prei Kuk)

圖:三波坡雷古(Sambor Prei Kuk)

真臘合併扶南後的疆域

圖:真臘合併扶南後的疆域推測範圍

陸真臘與水真臘

到了八世紀初,已經大一統的真臘又因真奪王位的問題發生了動亂,最後導致分裂為南北真臘,也就是陸真臘(北),與水真臘(南)。陸真臘位於寮國境內,北方多山,過著平凡的農耕生活,但水真臘就不同了,由於位居中南半島海運要道,同隔壁的占婆(位於林邑,今越南峴港一帶)一樣,透過海運獲取中國往來南亞的極大利益。可能也基於此,與同樣靠海運維生的爪哇的夏連特拉王國產生了一些衝突 。(註:根據 George Cœdès 所述,夏連特拉王國就是當時扶南遺臣被真臘趕去爪哇建立的王朝)。而爪哇與水真臘的衝突也造就了後來東南亞歷史上最偉大與強盛的吳哥王朝

接下來,最懸疑與奇妙的故事就要開始,請大家趕快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