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哥城 (Angkor Thom) の 私密攻略地圖
吳哥城占地廣闊,東西兩側有巨大的人工湖泊,在中世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門上的巨大微笑佛臉,更是諸多藝術創作者,電影與電玩取材的來源。
吳哥城占地廣闊,東西兩側有巨大的人工湖泊,在中世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門上的巨大微笑佛臉,更是諸多藝術創作者,電影與電玩取材的來源。
傳說吳哥城北邊有一個池子,中間有座金塔,還有一些金與銅的動物造型物。但法國人最初到達這裡的時候,印入眼簾的只有被大樹包裹的石塔,並沒看到那些「金屬動物們」。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或小吳哥,是整個東南亞最出名的古代遺址,幾乎大家都曾在電視或雜誌上看過她。她除了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更是象徵柬埔寨文化的精神象徵,是所有旅客必定參訪的重點。
巴芳寺又稱巴蓬廟或巴本寺,建立於 11 世紀初,比大吳哥城還要早。緊鄰著皇宮、鬥象台與巴揚寺,在過去屬於禁區地帶,非一般人能任意前往參訪。
巴揚寺又稱巴戎寺,建於 12 世紀末到 13 世紀初,為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國寺,位於吳哥城的正中心。巴揚寺以佛教為主,但也融合了印度教的特徵。有別於傳統的高棉建築設計,闍耶跋摩七世自此把高棉藝術帶入了新的境界。
女王宮雖然很小,但在高棉藝術中,卻稱得上最輝煌之作。在所有吳哥遺址中,唯獨女王宮全面使用紅色砂岩作為表牆雕刻的材料。除了用料特殊、雕工精緻外,採用跪坐的動物門神也是獨樹一幟。
崩密列被稱為荷花水池;與其他寺廟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它是座完全泡在水中的寺廟」。專門研究吳哥文明的日本上智大學教授「石澤良昭」曾說,除了吳哥窟外,還有五座更大位於叢林中的寺廟被冷落著;而「崩密列」就是其中之一。
聖劍寺位於吳哥城北門外一公里處,是大圈行程中甚為精彩的寺廟之一,該寺廟佔地廣闊,四周有護城池圍繞,寺內除了別具特色的建築,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奇特結構與多數觀光客都會錯過的隱密景點。不想白走一趟嗎,那就快來看看本篇私密攻略吧。
吳哥窟語音導覽 App 是第一款結合電子書與語音定位導覽,針對柬埔寨所有古蹟的導覽 App。語音導覽的內容根據歷史文獻、完全依照真蠟風土紀,帶領遊客進入吳哥王朝,體驗當時的真實感受。
在柬埔寨有一種世界超稀有的生物,就是湄公河的白江豚。這種江豚原先是生活在海中,但經過時間演化,滿滿進入淡水河中生活。要看白江豚必須前往桔井,但由於路途遙遠,大多數的觀光客很少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