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這個名稱是中國根據當時古高棉語 “bnam” 的音譯,意思是「山」,現今高棉語稱呼山叫做 “Phnom”。扶南位於中南半島南方,大約 1 – 6 世紀。大致為中國的漢朝至魏晉時期,是東南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起源於湄公河三角洲,首都位於當今柬埔寨金邊市東南方的巴布農縣(高棉語:ស្រុកបាភ្នំ)附近。

扶南 (Funan)

最早的高棉朝代

扶南根據歷史學家考據,扶南國並非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是由許多零散的部落所組成,這部分與中國的紀錄有所出入。但根據史料記載,扶南的領土面積廣大,範圍涵蓋當今柬埔寨 + 寮國南部 + 越南南部與泰国南部一帶。領土面積雖比不上爾後最強盛的吳哥帝國時期,但卻比接下來的真臘時期與當今的柬埔寨王國要大上許多。扶南的起源時間與隔壁的占婆(林邑)相當,雖然雙方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習俗,與宗教(皆信仰印度教)上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扶南與占婆是不同的民族

答:扶南屬於中南半島的孟高棉語族屬於在東南半島在地民族,而占婆屬於南島語系下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以語言分類來看,占婆與台灣原住民皆屬南島語系民族。

占婆 (Cham) 位置

在歷史上,扶南沒有留下足夠的歷史資料,該時期大部分的文獻都僅能根據當時中國的史料來了解:

南北朝《梁書》:「扶南國,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灣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餘里。城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廣十里,西北流,東入於海。」

林邑首度位於現今越南的峴港,而扶南首都則位於現今金邊市東南方的巴布農縣。兩者直線距離約 600 公里。

此外南北朝《梁書》亦提及「扶南國俗本裸體,文身被髮,不製衣裳。」 可見當時的扶南不同於後來的真臘與吳哥時期,在初期還是不穿衣服的。

文明起源與印度教的傳入

根據柬埔寨當地的碑文記載,他們的文明起源為印度男人與高棉女王的混血。在南北朝的《南齊書》中也同樣記載了該傳說,其中寫到:

「扶南國,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蠻灣中,廣袤三千餘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其先有女人為王,名柳葉。又有激國人混填,夢神賜弓一張,教乘舶入海。混填晨起於神廟樹下得弓,即乘舶向扶南。柳葉見舶,率眾欲御之。混填舉弓遙射,貫船一面通中人。柳葉怖,遂降。混填娶以為妻。惡其裸露形體,乃疊布貫其首。遂治其國,子孫相傳。」

混填是位印度人,努力經由海路,乘船來到當時的扶南國,然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很幸運的遇到當地的有錢土著女王稱作柳葉。柳葉被混填打敗並娶為妻。同時也教導當地人開始製布穿衣,據信應該也在同一時期把印度教文化傳進了當地。

在此同時,印度教也跟著東南亞的海運路線傳入了占婆,也就是當時中國所稱的林邑國,位於現今越南的峴港,其中峴港山上的美山聖地 (MY SON),更是當時占婆的宗教中心遺址。

美山聖地遺址 (My Son)

圖:占婆位在峴港的美山聖地遺址。

值得一提的是,占婆更是後期吳哥王朝的勁敵,這部分稍後會再介紹。

註:東南亞在過去屬於母性社會,女性負責工作生產、繼承家產也主導主要家庭事物,也許可以解釋為何是女王領導扶南國的傳說。

扶南國之後的故事

在高棉人的歷史上扶南之後是真臘。若說扶南國的起源是男人征服了女人 (印度男人娶了高棉女王,瞬間變成富二代),那接下來的真臘則剛好顛倒過來 – 一個女人征服男人的故事,為何這樣說,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