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數

( 1 分最差,10 分最好 )

9
顆星
(( 超棒,沒去必後悔 ! ))
關於柏威夏 (Preah Vihear)
景點資訊
推薦指數:
建議停留:1 ~ 1.5 小時
開放時間:6am ~ 6:30pm
使用門票:柏威夏門票
建立國王:蘇耶跋摩一世
寺廟位置: 點這裡

吳哥王朝 (高棉帝國) 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帝國之一,期間建立了數十座的宏偉寺廟。然而,大多數的寺廟都是建立在平地上。只有少數幾個建立在山上或山腳下。其中最著名建立在山頂上的寺廟,就是柏威夏 (Preah Vihear)。

這座寺廟蓋在柬埔寨與泰國邊境的扁擔山脈 (Dangrek mountains) 上,寺廟蓋在由岩石構成、距離地面約 525 公尺的崖頂上,是高棉人至今蓋過海拔最高且最大的山頂寺廟

柏威夏

Preah Vihear Shutterstock CC licensed

由於柏威夏歷史悠久且意義特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08 年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柬埔寨第二個世界文化遺產,第一個是小吳哥)。

在吳哥王朝(高棉帝國)的全盛時期,疆域涵蓋今日的泰國 + 柬埔寨。因此扁擔山脈南北兩側的廣大土地,在過去自然都是帝國的領土。高棉族與暹羅族曾一起生活在這片區域,共享相同的文明。然而在近代民族國家概念成形後,柏威夏卻成為泰國與柬埔寨雙方都極力爭奪的『天空神殿』,不過國際法庭最終於 1962 年把柏威夏判給了柬埔寨。

泰柬邊境爭端

雖然寺廟被判給了柬埔寨,但寺廟四周的土地仍被泰國視為其領土。也就是說從柬埔寨出發,還必須穿過泰國的領地才得以進入寺廟(若不願穿過泰國,則必須走比較陡峭的登山步道),這也造成後來於 2008 年的軍事衝突。

幸運的是,最終國際法院在 2013 年底時,將柏威夏寺周圍土地宣判給了柬埔寨,並要求泰國從該爭議區域立即撤軍,自此衝突才算正式落幕(註:現今汽車上山的道路就是在當時的爭議區內)。

扁擔山脈 (Dangrek mountains)

泰國與柬埔寨的天然邊境線:扁擔山脈

縱然柏威夏被劃給了柬埔寨,但泰國人由泰國進入柏威夏時卻不用辦簽證(柬國王特許泰國公民,可免簽證進出柏威夏)。同時在文化上,泰國並沒有切斷與柏威夏的連結,泰國許多人依舊認為柏威夏屬於古代暹羅文明的一部分。

泰國人心中的掛念

大家有機會來到曼谷,可以參觀一下 The Ancient City (暹羅古城),該園區將許多知名泰國古蹟縮小化,方便讓遊客在一天內看完所有『暹羅』遺址,園區內最具看頭的項目之一,就是不小心“COPY”了柬埔寨的柏威夏(只是尺寸比較小)。

可見,在泰國人的心中,他們依然自居為『吳哥文明』的一份子

The Ancient City (暹羅古城)

泰國蓋的『假的』柏威夏:整座山都是人造的(真瘋狂) The Ancient City

柏威夏特色推薦

柏威夏路線介紹
  • 去程路線藍色
  • 若希望有效率且快速的參訪柏威夏,建議可以參考這個路線,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完所有重要的景點。

  • 回程路線綠色
  • 回程時,可透過西側的路線返回停車場,會比較輕鬆。

一般說來,柏威夏的參觀時間至少需要 1 ~ 1.5 個小時。當然,若您的時間足夠,你可以隨意走走,尤其推薦可以停留在(制高點懸崖 ),欣賞下方柬埔寨平原的風光。還有就是(主廟東面的懸崖 )雖然拍照起來很有特色,但一旁就是深崖,行走時一定要特別小心,請務必遵守沿路的通行標示,切勿違反規矩。

至於旅途上的風景,可以來看看先前的遊記:柏威夏 (preah_vihear)

看地圖

售票處(轉程上山)

售票處(轉程上山)

這裡是買票與轉車上山的地點,所有旅客必須在此先行買票,同時要出示『護照』,由於泰國人可以免簽證進入柏威夏,為避免泰國人透過該區非法入境柬埔寨,所有旅客都需要攜帶護照以供證明身分,在寺廟區有時會需要檢查。

另外,柏威夏不允許『非越野性能』的外車進入,只能在此乘坐入山的專屬交通工具。這邊的入山專車一車可坐六人,可以與其他旅客拼車上山。若您只有一個人,也可雇用當地的摩托車前往。

看地圖

柬幣上的圖案

柬幣上的圖案

來到柬埔寨,雖不用換柬幣,可以直接使用美金,但當地會將柬幣用於找零使用(小於一美金時)。

一般說來,柬幣匯兌美元,在當地交易時,通常固定為 1 美金 = 4,000 柬幣。所以到柬埔寨玩樂幾天後,相信您身上一定會有許多 2,000 柬幣。你可以拿起來看看,是不是有現在眼前的圖案。

註:2,000 柬幣有兩版,一版有柏威夏的印刷,另一版則沒有。

柬幣上的圖案

柬幣上的圖案

柏威夏由於地處邊境且地位特殊,又是世界文化遺產,被高棉人當作除了小吳哥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也因此特別被印刷在紙鈔上以玆突顯其文化代表權(昭告天下,柏威夏是屬於柬埔寨的)。

柬幣上的圖案

地圖位置: 柬幣上的圖案

看地圖

參道石柱

參道石柱

在參道兩側擺放石柱的表現手法,最常見於以水平軸線為引道設計的寺廟上,例如女王宮貢開。除此之外,一些蓋在山區的寺廟因為地形的限制,也會採用水平軸線的引道設計,像是位於泰國的帕儂藍寺 (Prasat Hin Phanom Rung) 與寮國的瓦普寺 (Wat Phou)。

上述這些高棉寺廟都會在進入主殿前的參道兩側放置這樣一根根的石柱,跟日式寺廟的石燈籠在視覺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石塊上的洞

一堆奇怪的洞

另外可以稍加注意的是在參道地面上的石塊,這些石塊的中間都有洞孔,有的多,有的少。根據學者的研究,這些洞孔的作用在於方便『搬運』。操作方式是使用木棍插入石塊兩側的洞口,用以夾住石塊供人力或馱獸託運。

一堆奇怪的洞

至於木棍為何能夾緊石塊,大家可前往( 巴揚寺)的南側道路的東面,那邊有日本團隊製作的展示裝置可供參考。

地圖位置: 參道石柱

看地圖

完整的水池

完整的水池

多數的吳哥寺廟都有水池,不過這座水池很明顯比許多水池要來的深,或者說,你可以很明顯看到它有許多的台階。在過去,柏威夏的山頂岩縫間住了許多修行的苦行僧,這個水池或許可以提供這些修行的僧人每日需要的補給。

水池入口處的兩側站立著兩隻石獅子(已破損),這樣的設計感覺跟吳哥城外的( 皇家浴池)有點類似,只是規模遠比皇家浴池來的小。

地圖位置: 完整的水池

看地圖

一堆奇怪的洞

一堆奇怪的洞

到了這裡,你一定會注意到,在現今的地表與木梯下方,留有一堆奇怪的洞,而且這些洞的尺寸很大。曾看過一個專門講解古代印度科技的印度 Youtuber 介紹過這些洞,他聲稱這些洞可能通往地下神秘宮殿。(當然是唬爛的)

一堆奇怪的洞

事實上,這些看似奇怪的洞口,其實並不奇怪。根據學者的推斷,這裡曾經應該有個木造基台,而下方的洞口就是基台下方木樁所插入的洞口。至於基台本身有什麼作用?可能是樓梯?抑或是門樓?目前就無法得知了。

地圖位置: 一堆奇怪的洞

看地圖

優美的塔門

優美的塔門

這裡是 Mr. Angkor 個人認為最優美的塔門之一。之所以我認為它很漂亮,單純只是個人覺得它很容易拍得好看,加上它南面的塔門上有一具『完整的』( 攪拌乳海浮雕),讓我對它特別有好感。

另外,你會發現它有一根根的石柱,感覺似乎跟其他倒塌的遺址有些差異,卻又說不上來不同的地方。倘若你特別觀察柏威夏的每個塔門,你會發現幾乎每個塔門的上方幾乎都沒了屋頂,但地面上卻沒有遺落的石塊。

優美的塔門

在搜尋過一些資料後,Bingo,發現原來它的屋頂本來就不是石頭做的,而是木頭。這就是地上沒有石塊的原因。事實上,對於吳哥早期的遺址,有部分就是像這樣使用木造屋頂。當然最『顯目』的,可能就是柏威夏這些塔門了。

地圖位置: 優美的塔門

看地圖

攪拌乳海浮雕

攪拌乳海浮雕

這裡是來到柏威夏必看的重要浮雕,浮雕裡面的內容就是在吳哥城入口處兩側也能看到的的攪拌乳海。只不過這次他是用浮雕方式作呈現。在吳哥遺址中,關於這樣的主題的還有小吳哥寺廟中的壁畫。

不過不管是吳哥城的雕塑或是小吳哥的浮雕,都沒有完整呈現出攪拌乳海中間的那根『攪拌棍』,那根攪拌棍象徵印度教的須彌山,隨著拉扯『攪拌繩』(蛇身),轉動了須彌山讓底下的海洋因此攪動,長生不老的甘露也因此被產生了出來。

攪拌乳海浮雕

攪拌乳海 The San Diego Museum of Art CC BY-NC-ND 2.0 licensed

『攪拌棍』下方的那隻烏龜,其實是毗濕奴的化身。由於『攪拌棍』越攪越深,即將沉入海中,毗濕奴便化身成為烏龜用自己的身體去頂起這根『攪拌棍』。因此,你也會在這個浮雕的最下方,看到毗濕奴的臥躺的浮雕(PS: 印度教中,看到這臥躺的傢伙,基本上就是毗濕奴)。

攪拌乳海浮雕

看起來,目前這座塔門應該是獻給毗濕奴的。至於攪動乳海到底有何寓意呢?

事實上你可以在網路上查到許多解釋,而其中一種最讓大家容易接受的就是,在我們心中善與惡的拉扯,而底下翻騰的乳海象徵我們對慾望的波動。我相信,善人與惡人有時並非那麼絕對,任誰都可能有過失,不小心讓心裡的惡念拉扯贏了善念

地圖位置: 攪拌乳海浮雕

看地圖

孤獨的塔寺

孤獨的塔寺

這座小塔獨立佇立在草地上,與一旁的寺廟形成有趣的對比,仿佛它被趕了出來,孤獨的停留在那,等著有人能欣賞它。終於有一天,大樹出現從頭上抱住了它,自此相依相偎,永不分離。(有點恐怖)

話說回來,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這座小塔真實用途依舊不明,就這樣獨立的站在寺廟前方的草皮上,是個奇妙的存在。

地圖位置: 孤獨的塔寺

看地圖

鏤空的屋頂

鏤空的屋頂

鏤空的屋頂

先前提到柏威夏許多塔門的屋頂都是用木頭做的,自然時間一久就不復存在了。這邊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可以看到四周石製的牆壁都還在,只是少了木頭的屋頂,站在屋內卻可以看見天空的感覺很特別。

地圖位置: 鏤空的屋頂

看地圖

濕婆的寺廟

濕婆的寺廟

在高棉藝術中,多數人認為最美麗、精緻的寺廟是女王宮,而這個塔門你會發現他跟女王宮有非常雷同的建築風格。這樣的建築風格在更早期的貢開已經約略可見,但真正被發揚光大卻是在女王宮與柏威夏。

除了門楣上方的造型特殊外,整個塔門的建築材料也不同於傳統高棉建築,這些磚石呈現出淡黃的色調,跟女王宮有點類似,不像一般高棉寺廟單純使用灰色的砂岩。

濕婆的寺廟

濕婆浮雕

進入塔門後,可以看到頭上有濕婆浮雕,這意味著這座塔門是用來獻給濕婆神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山廟,祭拜的主神都是濕婆。不過,雖說濕婆在此是主神,但不代表不行同時祭祀其他的神衹,例如先前的塔門( 攪拌乳海浮雕),就是祭祀毗濕奴,這也是印度教多神和諧共存的特徵。

鏤空的屋頂

鏤空的屋頂

要辨識濕婆的方式很簡單,只要看到兩個人(濕婆神與老婆)坐在一頭牛上的形象,基本上就是濕婆。他應該是最常出現在吳哥寺廟的主神之一。

地圖位置: 濕婆的寺廟

看地圖

柏威夏的主殿

柏威夏的主殿

這裡是寺廟的主殿,在過去是獻給濕婆的。然而現在在主殿內,你會發現已經被一尊印度教的象神所取代。在這裏有許多柬埔寨人會前來祭拜、祈福,儼然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柏威夏的主殿

柏威夏的主殿

石頭屋頂

除此之外,你會發現這裡的屋頂跟先前的不同,這邊開始使用石頭做為它的屋頂,根據學者的研究,柏威夏每個塔門的建立時間都不盡相同。而這裡是最後建立的。

顯然,到了後期,不知道什麼原因,建築物的屋頂開始使用石頭取代原先的木材結構。不過雖然如此,主殿最後還是沒能完整留下。隨著時光挪移,在堅固的東西,最後都不會留下,好像許多事都是這樣吧,對嗎?

柏威夏的主殿

柏威夏的主殿

地圖位置: 柏威夏的主殿

看地圖

獨特的圓拱天花板

獨特的圓拱天花板

這裡可以看到在其他吳哥遺址中都看不到的建築設計。進入迴廊後,請抬頭往上看,你會發現上方的天花板竟然是圓拱形的。

一般的吳哥迴廊,像是小吳哥,上方的天花板與這裡不同,多數遺址的天花板都是由一塊塊石片往上交疊起來,看起來比較像三角形。而這邊迴廊的天花板的頂部被打磨出圓弧的形狀,非常獨特,看起來別具風味,整體更像個 Linga 或鐘塔

至於為何之後的迴廊都沒有這樣的設計,並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設計,當初肯定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施工上。

看地圖

主廟東面的懸崖

主廟東面的懸崖

位於主殿的東方,就是懸崖,這裡是整個柏威夏建築最靠近深谷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喜歡來這裡拍照,可以把寺廟與深谷一次入鏡。

主廟東面的懸崖

主廟東面的懸崖

當然除了拍照有特色外,這裡更是最好觀看『扁擔山脈』的地方;站在寺廟邊緣向前看,即是這座綿延幾百公里隔開泰、柬兩國的界山。

主廟東面的懸崖

地圖位置: 主廟東面的懸崖

看地圖

制高點懸崖

制高點懸崖

由於柏威夏就坐落於山崖之上,由主殿出來不遠處就是懸崖,從這裡可以遠眺下方柬埔寨的廣闊平原,兩側還可以看到綿延不絕的扁擔山脈 (Dangrek mountains),實在是一個欣賞美景的好地方。據說,在過去有許多苦行僧會落腳在下方山崖的石縫間居住與修行,至今依舊可以看到一些修行者留下的物品與蛛絲馬跡。

制高點懸崖

到這裡要特別注意告示與警示線,千萬不要違規跨越這些警示線,下方就是陡深的高崖,掉下去應該是直接掰掰。

地圖位置: 制高點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