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缺乏文獻,現今吳哥王朝的歷史、國王與統治狀況,大多都是學者透過研究碑文、考古與研究中國的文獻所拼湊出來的。也因如此,對於吳哥帝國依舊有許多模糊與空白的地方。

對於王位順序最關鍵的碑文

在諸多學者的長期研究下,逐漸拼湊出吳哥王朝各時期的國王名稱與事蹟。其中貢獻最大的莫過於來自 Sdok Kok Thom 的 K.243 碑文。

這塊碑文記載了許多從建國開始的重要資訊,然這塊碑文並非由官方建立,而是由國王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的國師於 1052 年所寫,並存放在他家族私人的寺廟內 (Sdok Kok Thom)。該國師家族承接皇家的工作,世代為王朝的’國師’(首位至第十三位的國王)。

吳哥國王

與中國、歐洲的國王繼承制度不同

吳哥王朝在王位傳承的制度上似乎沒有明確的繼承規則,常常有非王子繼位的事情發生。在真臘風土記的國主出入一章中提到,當時的繼承者通過武力取得金劍後,就順利登基稱王,甚至囚禁了原有的繼位者。雖然沒辦法知道該事情的真偽,但吳哥王朝常有篡位的情況發生,也是不爭的事實。

關於『吳哥王朝』時期的重大事件,請參考: 吳哥重大歷史事件

  •  

    闍耶跋摩二世
    脫離爪哇、創立者
    Jayavarman Ⅱ

    Sdok Kok Thom 碑文中紀載闍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 是真臘之後,開創新朝代 – 吳哥王朝的開國君主。他在幼年時期曾被當作人質抓到爪哇。成年後回到柬埔寨,並帶領高棉人脫離爪哇獨立,並於荔枝山 (Koulen Mountain)宣示建立吳哥王朝。

    (唐朝)
  •  

    闍耶跋摩三世
    Jayavarman Ⅲ

    碑文紀載該君主特別喜愛狩獵大象。由於缺乏史料,其他方面不甚清楚。

    (唐朝)
  •  

    因陀羅跋摩一世
    Indravarman Ⅰ

    碑文紀載該君王是為藝術家。在位期間的國土範圍與現今柬埔寨差不多。羅洛斯遺址為該時期所建。而其中的巴孔寺 (Bakong)為該時期的國寺。

    (唐朝)
  •  

    耶輸跋摩一世
    遷都至吳哥
    Yasovarman Ⅰ

    碑文紀載該國王力量奇大,可以一掌把鐵劍打成三斷。這時期國土開始擴張,西部可能已經推進到緬甸,北部則與中國交壤。也由羅洛斯遷都至吳哥地區,國寺為巴肯山上的巴肯寺 (Bakheng)

    (唐朝、五代十國)
  •  

    哈薩跋摩一世
    Harsavarman Ⅰ

    事蹟不明。

    (五代十國)
  •  

    伊奢那跋摩二世
    Isannavarman Ⅱ

    他上位不久後 (6 年) 即被爺爺的妹婿 (闍耶跋摩四世) 篡位。

    (五代十國)
  •  

    闍耶跋摩四世
    遷都至貢開 Koh Ker
    (有篡位嫌疑)
    Jayavarman Ⅳ

    貢開寺廟 Koh Ker
    過去的歷史學家認為闍耶跋摩四世是篡位者 (因為非皇子與遷都)。但是最近的研究說明他的繼承可能擁有正當性。他雖是前任國王的遠房親戚,但由於吳哥王朝似乎沒有具體的繼承規則,所以被認為他的繼承應該具備合法性。

    在上位後,他把首都移至貢開地區 (原因至今不明),同時建造了巨大的城市與雄偉的寺廟群。國廟為貢開金字塔 (Koh Ker)

    (五代十國)
  •  

    哈薩跋摩二世
    Harsavarman Ⅱ

    即位 2 年就去世,貢開時期也到此結束。

    (五代十國)
  •  

    羅貞陀羅跋羅
    遷都返回吳哥
    Rajendravarman

    將首都重新遷回吳哥地區。據碑文紀載,該君王為博學多聞的國王。遷都回吳哥後,建立了國寺變身塔 (Pre Rup)與並於東大湖 (East Baray,現已乾枯) 的湖中央建立了東梅蓬寺(East Mebon)

    (五代十國、宋朝)
  •  

    闍耶跋摩五世
    塔高寺發生雷擊,寺廟未完成
    Jayavarman Ⅴ

    塔高寺

    碑文紀載該國王建立了 塔高寺 (Ta Keo) 但因為雷擊,覺得是不祥之兆,於是棄建。
    值得一提的是,其國師在其任內建立完成了最精美的女皇宮 (Banteay Srei)(國師的私人寺廟)。對外方面,不斷與東邊的占婆發生戰爭。

    (宋朝)
  •  

    烏達雅地耶跋摩一世
    Udayadityavarman Ⅰ

    繼承自舅舅 (闍耶跋摩五世),繼承不久即去世。

    (宋朝)
  •  

    闍耶毗羅跋摩
    Jayavitavarman

    繼承後即發生內戰,於 1010 年戰敗逃跑。

    (宋朝)
  •  

    蘇耶跋摩一世
    (篡位)
    Suryavarman Ⅰ

    與原本該繼承王位的皇子發生鬥爭,戰爭結束後,蘇耶跋摩一世贏得戰爭取得王位。統治近 40 年,他花了很多精力在宣揚他成為國王的正當性。並要求地方官員宣誓效忠於他。
    在他任內建造了柏威夏寺 (Preah Vihear)空中宮殿 (Phimeanakas)、大聖劍寺 (Preah Khan Kompong Svay)、西大湖(West Baray,吳哥現存最大的人工湖,長 8 公里,寬 2.1 公里) 與西美蓬寺。

    (宋朝)
  •  

    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Ⅱ

    毗濕奴銅像

    任內建立了巴芳寺 (Baphuon)、並於西梅蓬寺中擺放了銅製的大型毗濕奴像 (現於金邊博物館)。

    (宋朝)
  •  

    哈薩跋摩三世
    Harsavarman Ⅲ

    其王位繼承自哥哥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宋朝)
  •  

    闍耶跋摩六世
    Jayavarman Ⅵ

    相關史料也不多,僅知道他可能出生於泰國東北一帶,並入主吳哥篡位的統治者。最知名的是建立了位於現今泰國東北的披邁寺 (Phimai)

    (宋朝)
  •  

    達瑞因陀羅跋摩
    Dharanindravarman

    史料缺乏,該時期處於混亂分裂狀態。

    (宋朝)
  •  

    蘇耶跋摩二世
    興建吳哥窟 (小吳哥)
    Suryavarman Ⅱ

    吳哥窟
    積極的對外擴張領土,曾兩度佔領占婆。建立了諸多寺廟,如崩密列 (Beng Mealea)塔瑪儂寺 (Thommanon)周薩神廟 (Chau Say Thevoda)帕儂藍寺 (Phanom Rung)、與最著名的吳哥窟 (Angkor Wat)

    (宋朝)
  •  

    耶輸跋摩二世
    Yasovarman Ⅱ

    為吳哥王朝最著名的國王 (闍耶跋摩七世) 的 (堂) 兄弟。被後來的篡位者 (特里呼伐那迪耶跋摩) 所弒。

    (宋朝)
  •  

    萃呼番納地亞迪跋摩
    占婆入侵
    (篡位)
    Tribhuvanadityavarman

    占婆入侵
    原任吳哥官職,後來篡位登基,後於 1177 年被入侵的占婆軍隊殺死。南宋「諸蕃志」一書中這樣描述:「淳熙四年 (1177年) 五月望日占城主以舟師襲其國都,請和不許,殺之,遂為大仇,誓必復怨。」。
    也因此,耶輸跋摩二世的兒子「闍耶跋摩七世」才有機會替家族取回王位。

    (宋朝)
  •  

    闍耶跋摩七世
    最偉大的國王
    占婆成為屬國
    Jayavarman Ⅶ

    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Ⅶ

    闍耶跋摩七世是吳哥最著名的國王,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早年曾久居占婆一帶抗敵。在他的 (堂) 兄弟耶輸跋摩二世 (Yasovarman Ⅱ) 被 Tribhuvanadityavarman 篡位時,他曾回到吳哥想阻止,但一切都已太晚。直到後來占婆的入侵吳哥,殺了該國王,才給了他取回家族王位的機會。在他五十多歲時,他帶領高棉與中國聯軍 (刻在巴揚寺 (Bayon)斑黛奇馬寺 (Banteay Chhmar)的壁畫上) 打敗占婆,並從此控制了占婆。在南宋「諸蕃志」一書中提到「慶元己未 (1199年),大舉入占城,俘其主、戮其臣僕,剿殺幾無噍類;更立真臘人為主。占城今亦為真臘屬國矣。」自此,占城成為吳哥王朝的屬地。
    在闍耶跋摩七世其間,無論是領土還是寺廟建築,都進入了帝國的最高峰。闍耶跋摩七世重建了吳哥城,並完成了首都往來各主要地區的快速道路。在快速道路上共建了 121 間客棧,同時更遍佈全國蓋了 102 家醫院。
    在他任內所興建的寺廟不但雄偉壯麗且為數眾多,著名的有:斑黛奇馬寺 (Banteay Chhmar)涅槃寺 (Neak Pean)將軍廟 (Ta Som)、吳哥城城牆與城門塔普倫寺 (Ta Prohm)聖劍寺 (Preah Khan)斑黛喀蒂寺 (Banteay Kdei)、與帝國的中心 – 國寺巴揚寺 (Bayon)

    (宋朝)
  •  

    因陀羅跋摩二世
    Indravarman Ⅱ

    同父親一樣,他也是一名佛教徒。但在他的任內,於帝國的東方,失去了對占婆的控制權。而帝國的西方,則因暹人的素可泰王國興起,失去了部分疆域。

    (宋朝)
  •  

    闍耶跋摩八世
    毀佛運動
    Jayavarman Ⅷ

    毀佛運動

    後世對他印象最深的事蹟,莫過於任內的「毀佛運動」。闍耶跋摩八世是位崇拜濕婆神的國王,在位中期後,由於濕婆派的激進修練者鼓動,造成毀佛運動。眾多闍耶跋摩七世時期的佛像雕刻被移除,至今在聖劍寺 (Preah Khan)、與塔普倫寺 (Ta Prohm)的牆面神龕處都能清楚看到清晰的刨除痕跡。

    (宋朝、元朝)
  •  

    室因陀羅跋摩
    周達觀來訪
    (篡位)
    Srindravarman

    元朝派周達觀來訪,在真臘風土記的國主出入一章中提到,該國王常離宮外出,是前一位國王的女婿(囚禁原王子並篡位),原先的職務是警衛隊長。在該國王與上一位國王期間,經常與暹羅交戰,許多原本的往來各地主要道路上的客棧都毀於戰亂 (村落),對占城的控制也大不如前,每年反而要給占城朝貢 (取膽),國力明顯衰弱。

    (元朝)
  •  

    室因陀羅闍耶跋摩
    Srindrajayavarman

    缺乏史料,不甚清楚。

    (元朝)
  •  

    闍耶跋摩九世
    Jayavarman IX

    這是碑文上的最後一位國王。至此之後柬埔寨就一步步進入了高棉黑暗時代

    (元朝)
碑文的正確性

高棉碑文

本文許多的資料參考自學者對 Sdok Kok Thom K.243 碑文的解譯,不同於多數碑文僅於歌頌神明與祭祀者的關係,K.243 碑文卻對吳哥王朝國王的順序,提供了最具建設性的貢獻。不過該碑文為建國後 250 年所寫,有多少紀錄會有誤差則不得而知。不過,這已經對神祕的吳哥王朝帶來一定的認識,並提供了具備文獻依據的歷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