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分數

( 1 分最差,10 分最好 )

8.2
顆星
(( 超棒,沒去必後悔 ! ))

巴肯寺是 9 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建都吳哥後第一座建立的祖宗宗廟。巴肯寺建立於吳哥窟西北 1.5 公里處的一座小山丘 (巴肯山),從巴肯山上可以俯瞰整個吳哥地區。巴肯山高約 67 公尺。

巴肯寺的結構是以印度教信仰之概念所建造而成的,象徵著須彌山。依照山勢的地形,一層層方正的平面空間及石牆砌造,向山頂上延伸並逐漸縮小,共有五級台基。最底層的面積 76 平方公尺,最上一層的面積是 47 平方公尺,就如同是「山」的形狀,越接近頂端,石階就越為陡峭。廟山頂部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巴肯山腳下有四座紅磚建造的塔門,每層石階左右,守護著一對坐獅,有些石獅已破損。其中在東、北、西三面各有通道可供登上山頂,等於把整座巴肯山都規劃成一座寺廟。

巴肯山開放時間改為清晨六點至晚間七點 (自 2024 年 8 月 22 日起)

巴肯寺特色
  • 吳哥地區唯一建立於山上的宗廟。
  • 建都吳哥後第一座建立的祖宗宗廟,共 108 座寶塔。
  • 每座寶塔皆是舍利塔,存放骨灰用。
  • 看夕陽的好地方。
  • 巴肯山不高,約 67 公尺。
巴肯山/巴肯寺位於大/小圈

巴肯山/巴肯寺位於吳哥遺址群西邊,屬於大/小圈都會經過的行程,小圈一天的車資約 14 ~ 18 美金,大圈一天的車資約 16 ~ 20 美金。建議遊玩時間約 1 小時 30 分鐘。巴肯山位置

遊覽介紹

巴肯寺 / 巴肯山

巴肯寺共有 108 座寶塔,108 是印度教宇宙秩序的總和數字,每一座磚塔象徵著一座山。14 世紀初元代航海家汪大淵訪問真臘時稱巴肯寺為「百塔洲」,當時的百餘座塔都還是金塔。今日這些塔保存狀況並不佳,有些甚至毀損得非常嚴重。

巴肯山

頂層的五座寶塔,一在正中,四角各一,象徵印度教的須彌山。由於尺度大 Mr.Angkor 的鏡頭無法把所有景觀入鏡。上圖左側是中央的寶塔。巴肯山以觀看日落聞名,每到黃昏時分就會湧進了許多的巴士和觀光客。

巴肯山

當初耶輸跋摩一世選擇巴肯山建立祖宗神廟的目的就在於遷都,前吳哥時期定都於羅洛斯,因為地勢低常常淹水,所以決定往北遷都吳哥,而巴肯山就是遷都後的第一座宗廟。

巴肯山

五點鐘一到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都會前往巴肯山欣賞日落。在這邊 Mr.Angkor 要額外提醒,巴肯山過了 5:30 就會管制不允許再進場,而且管制的地方是位於山頂,所以務必在 5:00 就要上山,避免到時候無法進入的窘況。Mr.Angkor 有一次 5:15 上山,到山頂剛剛好 5:30,結果工作人員就不讓我進場,白走了一趟。所以各位來巴肯山的朋友務必切記要 5:00 就上山,才不會被工作人員管制在巴肯寺外。

巴肯山

巴肯山原先東面有一陡峭的階梯,可以從山下直通巴肯山,但由於年久失修,現已不開放。目前前往巴肯山的觀光客必須繞著步道通往山頂。從山下走到山頂約 10 來分鐘,很多人走到已經氣喘吁吁。

巴肯山 – 360° 全景瀏覽
Google 360° 全景

這是巴肯山的 Google 全景照片,可以用滑鼠旋轉或移動,體驗在巴肯山走動的感受。

登巴肯山的兩種方法
  1. 沿坡度較平緩的小路走,約 15 分鐘到達。
  2. 此外也可額外花 20 美金,乘坐大象上山,下山乘坐大象 15 美金。 (更新:已禁止騎大象囉)

巴肯山

遊覽心得

巴肯山,一座高度凌駕於所有吳哥古蹟的建築物,一座建立於盛世前、象徵通往巔峰的基石。一座攜家帶眷、緬懷祖先,拋下包袱、決定重新出發的宣示。當耶輸跋摩一世登上巴肯山上時,也許對於盛世藍圖早已盤算好。但他卻從未想到就算如此的鼎盛輝煌,最後也得埋入黑漆漆的林森中。

不過,如果這是最黑暗的谷底,那我想接下來的就會是高潮。歷史一直是這樣子的,不是嗎?

IMG_5457

巴肯山介紹影片

巴肯山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