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古龍曾說道,

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也正是最接近光明的時候。

說到黑暗時期,對於華人而言,大致從清乾隆後期開始 (18 世紀中葉) 到民國成立。然而對於高棉人,黑暗時期則長得多,柬埔寨自吳哥帝國衰落後 (14 世紀中葉),就不斷被鄰國欺負、戰爭,甚至被殖民。一直到了近代二戰後才終於脫離法國殖民而獨立。

柬埔寨黑暗時代
柬埔寨自從 15 世紀之後,偉大的吳哥帝國被隔壁興起的泰族所侵滅。至此而後,高棉文明開啟了休眠模式,進入了長達幾百年的黑暗時期,直至近代。

吳哥王朝滅亡

周達觀拜訪吳哥 55 年後,吳哥城 (柬埔寨國都) 就被隔壁泰族的 Ayutthaya (大城王朝) 所攻陷。自此,吳哥城曾多次被泰族攻陷與佔領。直至 1431 年,吳哥帝國又再次大敗,國王捨棄吳哥城,重新遷都至金邊一帶。
吳哥城 Angkor Thom

黑暗時期 (15 世紀 ~ 19 世紀)

自首都搬遷至金邊 (1432 年),吳哥文明也開始進入文明的黑暗期。中國古籍自 16 世紀末開始,使用柬埔寨一詞代替真臘,一直使用至今。然而這樣的改變不僅僅是國名的變更,更代表柬埔寨歷史的一個轉折。象徵著以吳哥文化巔峰時期的結束。
事實上,柬埔寨也嘗試振作過,曾短暫於 1570 年代間還都吳哥城。然而,從吳哥王朝衰亡到 19 世紀間的大部分時間裡,柬埔寨在泰國、越南等外患夾擊下,柬埔寨僅能苟延殘喘地活著,直到 1864 年主動請求法國的保護,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暹邏、越南威脅

暹邏與越南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高棉人的主要敵人,這樣的情況一直沒有變過。進入黑暗時期後,這兩個敵人依舊不時地與柬埔寨發生戰爭,從未停息。
到了十七世紀中,柬埔寨國土已被暹羅與越南瓜分掉二分之一,國土面積僅剩吳哥王朝時期的一半。柬埔寨也因此幾乎亡國,直到後來主動尋求西方勢力的介入。

毀了吳哥城的 Ayutthaya (大城王朝),最後其首都也被緬甸的東吁王國所毀
圖、歷史不停輪迴著,攻陷吳哥城的 Ayutthaya (大城王朝),最後其首都也被緬甸的東吁王國所毀。

 
 

法國殖民

面對西面暹羅與東面越南的兩邊的威脅,柬埔寨國王為求自保,轉而向法國尋求保護,並於 1864 年簽訂《法柬條約》,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然而後來法國卻為了拉攏暹羅承認法國在柬埔寨的殖民權,割讓了柬國西部的詩書風、馬德望、暹粒三省給暹羅。
註:直到 1907 年,法國才又從暹邏手中取回該三省返回柬埔寨。
法國殖民時期的越南教堂
圖、法國殖民時期的越南教堂,當時柬埔寨、寮國與越南皆隸屬法國。

華人在阿瑜陀耶

值得一提的是,鄭和曾在吳哥帝國的最後幾年,造訪隔壁的 Ayutthaya (當時的暹邏),並與其有著非常好的關係。而 Ayutthaya 更因為支持華商,同時成為地方一霸。自然這也加速了吳哥帝國的滅亡。

吳哥文明的衰落

由於缺乏文獻詳細的紀載,吳哥的衰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些說法,大致都是推測,並沒有絕對的定論。

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可確定它終有一天會發生。

有人從環境變遷的角度來分析,認為吳哥帝國後期的過度開發、森林消失,造成了氣候改變,河道淤積,生態失調。偉大的文明自此衰落。
有人說吳哥文明的失落在於宗教制度的改變,吳哥鼎盛時期的宗教是婆羅門教 (印度教),但到了帝國中後期,佛教開始興起,婆羅門教嚴格的等級制度被破壞,而佛教這種平和與世無爭的態度被粽人所接納,讓全體專注於精神方面的追求。也間接影響到國家動員組織的能力,自然就無法與吳哥帝國前期的強盛相比。
最多人的看法在於戰爭造成的瘟疫。Ayutthaya 在攻佔吳哥城後,死傷無數,造成了瘟疫猖獗,遂使當時東南亞最繁華的都市瞬間變成了鬼城。

心得小結

上述所說的各家看法,都可能是原因且交互影響著。或許,吳哥文明會衰落是必然的。尤其在進入大航海時代後,所有的資源都聚集在沿海的交通要地上,吳哥畢竟屬於內陸城市,受到鄰近海洋城市的擠壓是無法避免的。很遺憾,自 15 世紀後,吳哥就是那座運氣不好,曾經輝煌卻被歷史遺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