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內部 Wellcome library CC BY-SA 4.0 licensed

若在 Google 用中文搜尋 “約翰·湯姆森” 會出現許多關於這位攝影師為台灣與台灣原住民留下的紀錄。除了許多介紹他的文章外,甚至也有替他辦的攝影展,可見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份量。

然而,他主要的知名度,並非來自台灣,而是他讓世界 ‘真正看見了’ 吳哥。

第一位吳哥攝影師

提到攝影,在這個人手一機的年代,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困難度,反正只是按按按鈕,照片就完成。就算拍的不滿意,後製一下也可以。然而在那個年代,攝影可是件大工程,是一件需要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出生於蘇格蘭,他是第一位替吳哥攝影的人。他於 1862 年從英國前往新加坡,後來搬往曼谷,他曾替泰王拉瑪四世拍攝照片。

拉瑪四世 Wellcome library CC BY-SA 4.0 licensed

話說,在亨利·穆奧 (Henri Mouhot) 的日記於 1864 年出版後,他就受到鼓舞,希望能前往在日記中描述的傳奇古代遺址 – 吳哥窟。

在當時,由於吳哥歸屬於暹羅 (泰) 國的領土管轄,所以要前往必須先獲得泰國方面的同意,取得通行的文件資料。於是,他跟亨利·穆奧一樣,先跑到了曼谷,在那邊作為辦公與旅行的基地。他拜訪了國王與政府官員,並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的照片,也因此取得前往吳哥探險的門票 (旅行文件與交通資源)。

國王拉瑪四世本來就對吳哥很有興趣,更是請人要求他多拍一些照片回來。

出發去吳哥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跟 亨利·穆奧 (Henri Mouhot) 不同,他一開始就是針對吳哥攝影而來。然而在那個年代,沒辦法拿隻手機背個背包就出發。在過去要攝影,除了要會自己調化學藥劑外,還需要一堆人幫忙扛設備、建立移動的暗室等等。這也是亨利·穆奧 (Henri Mouhot) 雖然也會攝影,但在旅行紀錄裡只能提供手繪的原因。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有時以大象作為交通工具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的攝影 Wellcome library CC BY-SA 4.0 licensed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由曼谷出發,經過數週的旅行,有時乘小船,有時撘牛車、大象,甚至徒步,終於穿越叢林來到吳哥。

他的旅行路線與 亨利·穆奧 (Henri Mouhot) 剛好是顛倒的。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由陸路前往,再由海路回來。由陸路出發的好處是不必經過柬埔寨,從曼谷即可出發。取得泰國國王的允許,便可從陸路直接騎大象過去,省去與柬埔寨打交道的時間。

吳哥的攝影照片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攝影集 Wellcome library CC BY-SA 4.0 licensed

自此,聲名大噪

最後,在經過三個月與幾乎死於瘧疾的旅程後,終於在 1866 年,發表了第一套吳哥窟的照片,刊登在他隔年出版的書籍 “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 當中。從此,他聲名大噪,也讓他因此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後來更成為英國皇家的御用攝影師。

在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鏡頭下 19 世紀末的台灣原住民

約翰·湯姆森鏡頭下 19 世紀末的台灣原住民 Wellcome library CC BY-SA 4.0 licensed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於 1868 短暫定居香港,並在其後三年旅行於中國各地,最後於 1871 年來到台灣,並為台灣原住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攝影相片。當然,旅途總有結束的一天,1872 年,他最終返回了英國,自此定居於倫敦。